遂川县慧治水利运行调度中心投入使用

       41日,遂川县慧治水利运行调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该县水利工程在全面实行物业化管护的基础上,正式迈入了智慧管护的新阶段。遂川县慧治水利运行调度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了空间地图、数据集成、智能分析、实时调度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平台,成为遂川县应对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智慧大脑”。

  ——问题导向

  遂川县南、北澳分别位于该县两大水系左溪河和右溪河上,灌溉了全县平原、丘陵地区的十多万亩农田。北澳还是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承担了县城座自来水厂12m3每天的取水任务。同时,由于南、北澳干渠自西向东,分别从城区的南、北边缘穿过,还承担着县城外围山洪水的撇洪任务。为充分利用水资源,南、北澳灌区内还有3座利用灌溉余水发电的国有水电站。此外,南、北澳渠道水面还是城区沿线居民重要的生态水景观。整个南、北澳灌区与城区“一江两岸”堤防、县城拦河坝共同组成了遂川县水利工程的“核心区”,兼具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多重综合效益。如何在确保防洪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供水、灌溉、生态、发电效益,保障生活、灌溉、生态、发电用水,是遂川县水利人一直以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解决之一难题,该县从工程运行管理中遇到的堵、痛点着手,充分接入实际需求,实行以问题为导向,走出了一条以全面感知为数据支撑、以调度规则为底层逻辑、以智慧化平台为抓手的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智慧化之路

  ——全面感知

  要实现智慧调度,就必先实现全面感知。为充分掌握城区及灌区的水情、雨情、工情,该县结合前期已经建设的水库水位、雨量站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建设的渠道流量站点,在南、北澳灌区重点渠段补充增设了水位、视频站点,重要闸门全部实现了远程控制。目前,该中心已整合雨量站点30座,水库水位站点23座、渠道水位站点48座、河流水位站点23座,流量站点2座,闸门远程控制站点14座,视频监控站点66编制了《遂川县城区灌区运行调度总图》,实现了调度区域水、雨、工情全面感知,为科学调度提供了数据支撑

  ——科学调度

  为做好工程运行调度的底层规则架构,该县制订了《遂川县慧治水利运行调度中心运行调度办法》,明确了“牢牢守住城区和灌区防洪安全底线,保障县自来水厂取水、县管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提升城区水域水生态环境,提高灌区电站发电效益。”的调度目标,提出了安全第一、统筹兼顾和及时高效、留有余地的调度原则,组建了包含总调度人、片区调度负责人、运行调度员和调度执行人在内中的遂川县城区灌区水利工程调度工作专班,还制订了防汛调度规则、供水调度规则、灌溉调度规则、生态调度规则、发电调度规则、特别调度规则等六条调度规则,为调度行为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同时,还实行汛期慧治水利运行调度中心24小时值班制。这一系列办法、制度、规则,促使工程运行调度行为从过去以经验为主,转变到了现在以数据为支撑、以规则为公式的科学调度上来。

  ——智慧呈现

  现在,走进遂川县慧治运行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县河流、水库、渠道的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数据,三维动态地图清晰标注着重点防汛区域和隐患点位,AI算法自动生成风险预警提示。智慧水利平台形象、直观的助力调度人员开展调度工作,现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远程操控闸门启闭、下达调度指令,实现“一键调度”,依靠全面的水雨情感知系统和底层设计的调度规则,实现了水情“秒级响应”、险情“动态跟踪”、指令“精准直达”

  对于下一步的水利智慧化工作,县水利局局长刘讯力表示:“未来,我们将深化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构建AI模型进行联动智水,自动调节水利工程设施,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促进防汛抗旱人防技防工程管护经验决策数字治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和管护效益。”